聚焦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呼求給低速電動車“政策松綁”
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不同的消費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供給結構,既需要高速的新能源電動車,也需要低速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出現“多車并舉”,因此決定了低速四輪電動車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市場潛力。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帶來了一件《關于增強新能源交通工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更好的滿足百姓綠色出行的建議》,為低速四輪電動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張天任認為,低速四輪電動車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經濟實惠”的顯著優勢,填補低線市場新能源交通出行工具的空白,在農村將成為電動汽車進入家庭的主力車型,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民車”。
在調研中,張天任發現,低速四輪電動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正面臨著難題,國務院明確“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不少地方誤解為或異化為“升級淘汰賽”,嚴重阻礙了車企在轉型升級上的投入,不利于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行業對低速四輪電動車的各項指標分歧過大,產品標準不夠明確,困擾著整車企業的產品設計和技術改造工作。同時,低速電動車的“合法身份”遲遲未能落地,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西方發達國家,低速四輪電動車大有市場。2019年的東京車展上,豐田、日產等公司展示的日常通勤、短途代步的微型電動車,受到業界廣泛關注。這種低速四輪電動車一次充電可以行駛100公里,最高車速為60公里。由于人口迅速老齡化,日本正面臨老年人和行動不便者增加的問題,以短距離行駛的低速微型車正成為一個特殊的市場,這個領域可能成為汽車制造商和其它出行公司的下一個戰場。
張天任建議,嚴格落實國務院“三個一批”決策,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訂低速四輪電動車產業發展政策,規范低速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將低速車納入政府采購,用于公安、交通、環衛、安監等部門;廣泛聽取企業及行業協會意見,科學制定產品標準。同時,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品質,特別是智能化、網聯化技術在低速電動車上的率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