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高電動車:關于對電動觀光車行業的期待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在《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中提出"汽車產業要結合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戰略和排放標準的要求,積極開展電動觀光車車用動力電池等新型動力研究和產業化"。節約能源法修訂草案提到,國家鼓勵開發、生產、使用醇醚燃料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觀光車、燃氣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提出"研究鼓勵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觀光車的生產和消費政策"。
經過近10多年的突飛猛進式的增長,這個被稱為誕生于“草根”階層用之于平民百姓的產業,實現了讓人瞠目結舌并為之動容的新跨越。下面益高電動車廠家就電動車行業的情況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近幾年來,電動車以每年300萬輛以上的新增規模涌向市場,使得去年的社會保有量已經預計突破了1.6億輛大關。如此大的規模總量,暴露出以下三大問題:
一、公安部門依法對事故的認定與處理由于產品沒有標準而變得模糊不清,造成執法上形成盲區缺陷;
二、產品因老標準嚴重滯后新標準無法可依,給生產企業制造帶來了誤區,導致產品標準高低不一、質量參差不齊,為產品使用留下隱患;
三、沒有標準的產品大量推向社會后問題積重難返,嚴重影響執法部門的執法效率,有構成社會矛盾的傾向。
但是,有利于電動車新國標盡快出臺的因素在增多:
一、發達城市道路擁堵越來越嚴重,解決擁堵的出路在于,讓更多駕駛汽車的人放下方向盤,轉向使用包括電動車在內的低碳交通工具,是非常可行可以操作的辦法。
二、動員市民養成良好的使用包括電動車在內的低碳交通工具,不僅可以大大緩解城市因汽車尾氣排放而形成的環境的污染問題,而且也是有效降低霧霾天氣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可以提升地方經濟的增長。
2020年,全球經濟仍然處于振興乏力、各種制約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增多的狀態。作為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中國,正處于傳統產業領域面臨產能過剩需要調整,進行轉型與升級,新興產業亟待提高經濟效益,進入良性循環的關鍵時刻。而為數不多的電動車產業在連續保持10多年高增長之后,目前仍然處在發展的上升通道之中。電動車產業在提供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為大眾創造福祉的同時,也為地方經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隨著電動車在整個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業界人士預測,新國標的出臺已經到了再也不能再拖延的時刻。